• 首页
  • cq9十大必备玩法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高亚麟刑警剧遭AI换脸, 被张磊强行拼接, 上演“弗兰肯斯坦式表演”

    发布日期:2025-05-21 05:08    点击次数:181

    当《刑警的日子》在央视八套黄金档首播时,观众们意外发现剧中刑警队黄队的脸庞透着说不出的怪异——身形是高亚麟标志性的虎背熊腰,转头却浮现出演员张磊的五官。这场影视圈罕见的"AI换脸手术",将两位演员的特质强行拼接,创造出中国电视剧史上最魔幻的"弗兰肯斯坦式表演"。

    技术补丁下的尴尬美学

    镜头拉近时,观众能清晰捕捉到换脸技术的粗糙痕迹:脖颈与面部的色差像打翻的调色盘,口型与台词微妙错位,高亚麟标志性的踱步姿态与张磊的面部表情形成撕裂感。有观众戏称这是"村委会大爷穿警服",更有人发现当黄队侧身站立时,AI生成的发际线竟像被狗啃过般参差不齐。这些技术漏洞让弹幕区变身"大家来找茬"现场,观众们甚至自发统计出每集平均出现3.2次穿帮镜头。

    劣迹艺人引发的行业地震

    这场换脸风波的源头要追溯到2024年,高亚麟被曝出轨家暴丑闻。当时演员魏嘉晒出的聊天记录显示,这位"国民老爸"不仅婚内出轨小26岁女演员,更在伴侣孕期实施家暴。随着舆论发酵,《刑警的日子》剧组面临两难抉择:删除戏份会导致剧情断裂,重拍则需额外投入千万成本。最终他们选择让张磊重新演绎角色,再通过AI技术将表演"嫁接"到高亚麟已拍摄的画面上。这种补救方式暴露出影视行业的脆弱性——演员个人行为可能让数百人努力付诸东流。

    观众审美与资本博弈的拉锯战

    尽管换脸引发争议,《刑警的日子》收视率却逆势攀升至2.8,这折射出观众矛盾的心理:既厌恶劣迹艺人,又不愿为个人行为买单牺牲观剧体验。制片方在声明中使用的"不可抗力"说辞,恰似给行业潜规则蒙上遮羞布。更值得玩味的是,高亚麟的名字仍保留在片尾字幕中,这种"名存实亡"的处理方式,暴露了资本方既要规避风险又不愿承认选角失误的侥幸心理。

    行业自救还是饮鸩止渴?

    从《落花时节又逢君》换女主到《无忧渡》压箱底,劣迹艺人牵连作品的案例近年激增。《刑警的日子》并非首个采用AI换脸的剧集,却是将技术缺陷暴露最彻底的一部。当黄队挺着标志性的啤酒肚分析案情时,AI生成的面部肌肉僵硬如蜡像,这种违和感让刑侦剧应有的严肃氛围荡然无存。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次换脸成本高达200万,足够拍摄三集新剧,这笔"冤枉钱"最终都由观众在广告时间里买单。

    这场风波最荒诞的隐喻在于:剧中刑警追捕的罪犯尚能用法律制裁,而现实中破坏行业秩序的艺人,却要靠技术手段来"缉拿归案"。当观众发现高亚麟走路时裤腿摩擦的褶皱都与张磊面部表情节奏错位时,他们真正厌恶的或许不是技术缺陷,而是整个行业对艺人品行的纵容。正如某位网友的锐评:"我们想看的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不是剧组帮劣迹艺人'整容'的魔幻现实。"